协会会员王洪祥获得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二等奖

  • 发布时间:2018-10-18 04:05 点击:1911
转自泰州日报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在山东济南举行,“姜堰面塑”传承人王洪祥现场制作的面塑作品《陶醉》征服评委和观众,荣获泥面塑项目全国二等奖,成为我省唯一获奖面塑项目。
         今年49岁的王洪祥家住姜堰区淤溪镇孙庄村,是泰州远近闻名的面塑艺人。从事面塑艺术,对于他来说是子承父业。王洪祥的父亲王武陵于上世纪50年代被下放到当时的泰县马庄,迫于生计,学起捏巧手艺,创作的作品曾被送到广州博览会上,被誉为“中国面塑三绝”之一。
 
    为了传承与发展面塑艺术,王洪祥付出了不少代价。16年前,他关掉了经营状况很好的玻璃品画店,卖掉住房,避开众人,租住到淤溪镇三垛村,潜心钻研面塑艺术,作品多次参加省、市重大民间艺术展览,屡获大奖。2011年6月,王洪祥被确定为省级非遗项目姜堰面塑代表性传承人。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以“活态传承、活力再现”为主题,举办草柳藤编织、剪纸、泥面塑、陶瓷成型等传统工艺比赛。比赛分初赛与决赛,根据主办方公布的消息,姜堰面塑非遗传承人王洪祥凭借“苏武牧羊”、“霸王别姬”、“武松打虎”3件作品,从20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顺利入围大会传统工艺比赛决赛。
 
    9月13日至16日,221名经过层层选拔的高手,会聚山东济南参加决赛。泥面塑作品决赛题目二选一,要么选择最熟悉的生活为题材,要么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主要人物“黛玉”为主题,设计创作一件作品。王洪祥说,他原本准备了“白蛇传”、“武松打虎”、“桃园三结义”三件作品参加决赛,塑造古典人物是他的拿手戏。可临上阵前,他改变了计划,决定创新思路,走出古典人物的局限,表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代人物。他爱好拉二胡,对于如何刻画演奏者了然于胸。泥塑作品标准高约25厘米,而面塑作品标准高仅15厘米左右,创作的难度相对更大些。经过思考,他决定创作一位老者坐着跷腿拉二胡的神态,作品命名为《陶醉》。

 
    比赛时,王洪祥从脸部着手,红、黄、蓝、白、黑等各色面团仿佛充盈着灵性,十指揉、搓、捏、压、贴、拍,不到20分钟就做好脸,连眼珠都做出了动感。接着,一块面团放手心搓匀揉圆,指头一捻一掐,再用刻刀一挑一戳,贴上胡须和眉毛,老者陶醉神态立马活了起来。比赛时间为两个半小时,王洪祥凭借娴熟的技艺,提前半小时完成。围观的群众看到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陶醉》,连连拍手叫好,争相拍照,有的还与王洪祥合影留念。
 
    评委认为,面塑作品《陶醉》将传统技法融入现代生活,构思巧妙、灵动,塑造精确、美观,技艺精湛、熟练,夺得泥面塑项目二等奖实至名归。
 
    文化名城·守望非遗

相关内容